为深化成渝地区高校协同育人合作,推动环境生态与碳中和领域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创新,9月6日下午,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环’行成渝圈,助力双城汇”实践团师生在党委书记蒲清平的带领下,与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联合开展交流座谈活动,双方围绕学科发展、科研合作、学生培养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共寻合作新路径。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副研究员兼院长助理王邦达等出席本次会议。

活动首站设于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行政楼517会议室。王邦达首先介绍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发展概况、学科布局及在碳中和领域的科研成果与规划,展现了学院在未来技术探索中的特色优势。随后,蒲清平从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展开介绍,让双方对彼此学科优势与发展方向有了全面清晰的认知。

在随后的自由交流环节中,气氛热烈融洽。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党委书记蒲清平、党委副书记高微,与王邦达等,围绕学科建设重点、科研项目合作可能性、学生深造与就业引导策略等议题分享经验、交换思路;实践团中的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代表也积极参与讨论,结合自身学习科研经历,就学术研究方向、跨校交流机会等问题提问交流,进一步拓宽了学术视野与成长思路。


最后,全体人员前往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实验室参观。在实验室负责人的细致引导下,实践团师生近距离了解先进实验设备的应用、科研平台的建设情况及最新研究进展,直观感受学院在碳中和技术研发中的实践实力,为双方后续潜在的科研合作与学生联合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交流活动是“‘环’行成渝圈,助力双城汇”实践团深化成渝高校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实践团成员王垚鑫表示,通过交流不仅增进了对碳中和领域前沿动态的了解,更感受到跨校协同的重要价值。未来,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将持续加强与成渝地区重点高校的对接,不断探索协同育人新模式,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文字:李冰燕、胡康哲、王会丽
图片:贾子墨、王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