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创办于1955年,是国内首批通过工程教育评估(认证)、唯一通过英国皇家注册水务与环境管理工程师协会(CIWEM)国际认证的专业,自2004年以来,5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现为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国家工程教育实践基地合作建设单位,于2019年入选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2月“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是住建部高等教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主任委员所在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是《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21-2022)中的5★+专业,位列全国设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174所高校的第一名,2025软科中国专业排名A+。本专业一贯重视课程建设,《给排水管道系统》《水质工程学》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流体力学》等课程入选重庆市一流课程。多本教材入选国家级或省部级规划教材。 本专业是为城镇供排水工程设施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的核心学科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科学知识,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社会和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效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独立工作、团队合作和终生学习能力,适应社会需求及驾驭未来的高素质工程创新人才。 培养的人才服务于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城镇给水排水、建筑给水排水与消防、工业水处理、城市水系统等领域,以及城镇建设相关的智慧水务、水安全、水生态和水环境等方面,近年来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2024届有超过76%的毕业生选择攻读研究生及出国深造,学生大多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高校继续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已成为本专业毕业生的热门选择。 ◆环境工程专业 本专业创办于1985年,是国家优势特色专业,先后两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家工程教育实践基地合作建设单位,于2019年入选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是《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21-2022)中的5★专业,2025软科中国专业排名A。《环境监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本专业现有教师44人,其中教授18人。1人任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任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环境工程领域指导专家组副组长,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5人。 本专业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意识、人文情怀、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具备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通晓环境工程基本原理,掌握环境工程专业技能,在环境工程特别是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领域从事新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环境咨询等工作,并具备创新性解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复杂环境问题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近年来毕业生深造率稳定在60%以上,学生大多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重庆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高校继续攻读研究生。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 重庆大学是我国在环境生态工程专业首批招生(2013年)的院校之一。《201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本专业排名全国第一,《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8-2019》中被评为5★专业,2025软科中国专业排名A+,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活与生态》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在国内处于引领地位。生态系师生联合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本专业是环境与生态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新工科专业,直接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需求,培养兼具宏观生态视野和微观工程技能的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本专业生师比约3:1,为每位本科生配备学术导师,实行个性化培养,定期开展国际联合毕业设计。经系统学习,学生应具备从事生态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方面工作的综合能力,或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生态环境科研、教学、保护和管理等创新型工作。 本科生就业率达100%,其中超70%毕业生进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普渡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国内外顶尖学府深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