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寒假社会实践“绿色守护”实践团入社区宣讲活动
2020年1月13日上午,在环境学院18级辅导员于传洁老师的带领下,重庆大学环境学院“绿色守护”实践团的成员们来到了虎兴社区的贝蒙天地小区。实践团以“分类在实,文明在心”为实践主题,为该小区的住户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引导大家深入了解垃圾分类,加强重庆市垃圾分类制度在社区的推广力度,用实践活动帮助构建“美丽中国”宏伟目标。
贝蒙天地小区的室外活动中心上,实践团成员在指定地点摆放了三幅大型的宣传海报,并铺开用于进行模拟生活垃圾分类的“飞行棋”游戏的棋盘。海报上印刷着对三个垃圾分类基础问题的解答:第一,中国为什么要急着进行垃圾分类;第二,垃圾应该如何正确进行分类;第三,垃圾分类之后会带来什么好处。
洪铭宇、李星权、谭秋君同学依次宣讲。洪铭宇同学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的现状出发,阐述中国垃圾年产量已达到4亿吨的事实。引导居民们思考未分类垃圾的焚烧处理困境和带来的影响,并举了香港杏花新村、广东东莞远丰村生活深受垃圾影响的真实案例,表明中国垃圾分类的推行已经刻不容缓。
在《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实施现状下,李星权同学对重庆市的四分类方法进行了说明。讲述重庆市现在已经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分别是易腐、有害、可回收及其他垃圾,对应着绿、红、蓝、灰的垃圾桶。通过展列生活垃圾实例,他将常见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用“猪吃猪不吃”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教给居民,并和居民进行问答互动,让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深入人心。
谭秋君同学则从垃圾分类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益处说起,表明垃圾分类被正确分类后,可以避免二次污染、减少分类成本并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人类健康安全、减少占用土地资源和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等。她阐述了垃圾被正确分类后的去处,说明垃圾分类可以让可回收垃圾直接进行重新加工、易腐垃圾能够变成肥料改善土壤,让居民们意识到垃圾分类能够给家庭、社会、国家带来诸多好处,从而有意识地将垃圾分类活动转化为自身行动。
垃圾分类知识的科普宣讲结束后,实践团成员积极邀请小区里的大朋友小朋友一起参加模拟生活垃圾分类的“飞行棋”游戏。该环节由谢雨薇同学亲身示范讲解游戏规则,并邀请了小朋友参与预热游戏。周围的居民被游戏中热烈的气氛带动,踊跃参与其中。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大朋友需要掷骰子、踩格子、答问题。棋盘中格子里是实践团成员们用心筛选设计的常见生活垃圾代表,踩到格子的参与者需要回答该种生活垃圾应被丢入的对应四分类垃圾桶,答对则得奖励,不对则接受惩罚。最终逐出一至四名,降次颁发实践团提前准备的小奖品。
游戏进行过程中,大小朋友们热情高涨,比赛式的游戏调动起大家的胜负欲,垃圾分类的知识又让大家感到新奇。在丰富而有趣的比赛问答中,常见生活垃圾对应的种类一点一点被居民们理解并记住。游戏场上有好奇懵懂的幼童,也有求新若渴的老人,一些难以被理解的知识在游戏过程中由实践团成员再次讲解,从而使之化简,深入人心。垃圾分类的制度也在这样的形式下被居民们认可、理解和接受。
上午十一点,上午部分的宣讲活动告一段落。贝蒙天地小区的居民们在“讲解——应用”的活动形式中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认识到垃圾分类制度已经在重庆市进行推广。实践团的成员们也锻炼了自己的宣讲才能,丰富了社会实践的经验,并在讲解的过程中深入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知识,为今后环境专业领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分类在实,文明在心”,为构建“美丽中国”积蓄力量,“绿色守护”实践团一直在路上!
文稿:洪铭宇、李星权、谭秋君、周谢文
摄影:张兆琳、谢雨薇、申海旭、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