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挑战创新共圆中国梦 展望未来合奏新乐章


——记我院2011级王颖等同学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特等奖

 

2013年10月13日至18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苏州大学圆满落幕,我院王颖等同学的作品《新型低水损管道混合器》获特等奖,为学校和学院争取到了这一份殊荣。

为了了解王颖等人获奖前后的具体细节,我们新闻报道组专门对王颖做了专访,对其团队获得成功的轨迹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大一上学期快期末的时候,学院向一年级本科生下发介绍包括“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全国知名大赛的小册子。自从阅读那本蓝色的小册子之后,王颖便产生了要参加“挑战杯”大赛的想法。但是由于大一时候的王颖学习到的专业知识非常有限,因此这个想法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实施。但是王颖也没有闲着,她一直在在学习和生活之中寻找突破口,而且会经常向学院的专业老师请教一些专业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寒假,王颖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她通过各种途径发现管道混合器比较适合深入研究。在寒假期间她便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队友。很快,一支最终在“挑战杯”大赛上斩获特等奖的团队诞生了。

组队之后,王颖的团队便开始了紧张有序的设计工作。虽然团队之中有3名09级的给水排水专业的同学,但是初次接触设计,对于王颖的团队也是一个挑战。就在他们为少数专业性问题而头痛的时候,学院老师郑怀礼和王圃提供了及时的帮助。郑老师和王老师并没有直接替他们做设计工作,而是向他们详细讲解了类似的实际设计问题,并推荐他们从专业书籍中寻找突破。有了两位教授的指导,王颖的团队如虎添翼,设计最终如期完成。

设计虽然结束了,但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王颖的团队还需要对设计的产品进行试验。他们制作的试验模型得到的数据都很理想,团队成员很是兴奋,随后很快申请专利。

但是,好事多磨。王颖的团队联系到相关厂家,准备把设计进行推广,使其成为成熟产品。然而找到的厂家却认为他们的设计不可行,无论如何不予接受。

遭受挫折的队员们多少都有些沮散。郑老师和王老师了解了情况以后,非常重视,鼓励安慰队员们要有信心,向他们提出,既然联系厂家投产的路子暂时行不通,那就准备直接参加即将会到来的“挑战杯”大赛。两位老师中肯的提议得到了王颖的团队们的一致认可。

王颖团队的作品很快通过校内选拔、获得了重庆市特等奖,最终顺利进入全国总决赛。2013年10月13日,王颖的团队和本校其他出线的队伍,来到了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赛场——苏州大学。此时,王颖和她的队员们来不及激动和兴奋。因为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们去做。从布置展示场地,设计海报,粘贴海报,到实物展示,王颖和她的队员们分工合作,都做得很好,展厅里总有人驻足查看询问。

终于到了最终的专家评审环节,王颖的团队却出奇的冷静。超过一年半时间的准备,他们已对自己的作品非常了解。介绍作品和回答提问时,他们沉着冷静,娓娓道来,将自己的作品的特点展示的淋漓尽致,众位专家不时点头赞许。

如同水恒滴至石穿,如同积跬步至千里,如同汇小流成江海,一年零八个月的苦苦坚持,近六百天的精心准备,王颖团队的努力之树,在这金秋时节,终于结果——“挑战杯”特等奖,这是西部高校获得的唯一一个特等奖。

王颖的团队在参加比赛期间,自身获得的成长是非常巨大的。但是,王颖和她的团队的成功绝非偶然,这是无数个日夜的付出、精湛的专业知识、团队共同协作的产物。王颖团队的成功,正是我们城环人重学术、不断拼搏的结果。我们深信,在学院领导们的关心下,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在广大同学们的努力拼搏下,我们一定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奏响一篇又一篇的新乐章。

 

11级建环05班张雷

上一条:重庆大学主办的第六届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开幕 下一条:重庆大学城环学院与重庆市市政环卫监测中心共建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