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团学新闻 >> 正文

历史的回望-倾听岁月深处的金戈铁马


 

 

——重庆大学“继往开来”实践团队实践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寻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020年7月25日,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继往开来”实践团前往重庆市九龙坡区石坪桥老兵冯思滨伯伯的家里,开展以“讲好老兵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倾听老兵故事,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图片1

实践团队与冯伯暖心合影

一腔热血,一颗军魂

如果时光可以被浓缩收纳,冯伯人生中最自豪的生命段落,都封存在那本厚厚的装订书里。

翻开长达676页的《丛林虎啸》,仿佛是打开一个时光宝盒。硝烟、战火、轰鸣……铁与血的气息从中升腾,弥漫老兵的家。

书籍里装着的,是1979年至1984年对越自卫还击战火硝烟考验的历史画卷,是一张张珍贵的昔日烽火连天战场和战士们作战的老相片,是一封封战士写给家人的信件和战前遗书,是记录,是回忆,也是感谢。“南国边境战事急,义无反顾赴疆场。异国战场战敌寇,老山前线雄风扬。”不知冯伯是否会经常反开这本纪念册,凝视着某个老相片,回忆着自己一路走过的地方。

有人说,“不堪回首的,不是苦难,而是羞耻。”而当年广大参战官兵在战场上走过的路、作出的选择,用生命和鲜血培育出来的英雄之花,必将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结出丰硕之果。

书本

《丛林虎啸》书籍

危难之际 勇立战功

1975年,高中毕业后的冯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到四川自贡当了知青,1978年,结束知青生活,带着守卫国家边疆的愿望踏上军旅生涯,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78年,正是冯伯入伍的第一年,越军在中越边境不断制造摩擦,战争一触即发。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1979年2-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中越边境挑衅和入侵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我们不愿意打仗,但是我们绝对不容许别人肆意侵犯我国领土!”“这个仗必须打”。1979年2月17日凌晨6时30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打响了。“战斗打响后,我军炮兵群对敌阵地实施了30分钟炮火袭击。第一仗我们营属炮连配合步兵3连攻打越军孟康县城外围1372高地,17分钟就攻占了1372高地。随后,支援步兵2连攻占敌1304高地。后又用猛烈炮火支援步兵2、3连继续向敌1361高地发起攻击。”冯伯所在炮连境外战斗一直持续到3月1号,为麻地区支援步兵1连取得攻克敌14号高地战斗胜利。战后,冯伯所在连队荣立了集体三等功,他本人也荣立了三等功。

正是无数战士的生命和鲜血,才筑起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正是千千万万这样的热血军人,才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胜利。

图片2

冯伯个人照片

1595904409(1)

冯伯荣立三等功

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越军的步机枪子弹“嗖”、“嗖”地从头上飞过,接着又是一波一波的炮弹飞来,周围枪炮声不断,硝烟滚滚。“子弹声在耳边响起”战斗结束,才发现离越军距离只有二十多米。面对一场场血战,冯伯和他的战友们一次次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给予越军奋勇还击。

1984年7月,冯伯所在连队一名向阵地运送物资的战友途中遭到越军的炮火袭击,不幸被敌炮弹片击中,当班长把他抬起来的时候,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班长,对不起,我没有完成任务,请你们帮我完成任务。”说完就倒下了。一说起战争岁月、想起牺牲的战友,老兵不禁红了眼眶。“战争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我牺牲了,请全家不要流泪,不要悲伤…….”谁也不知道这封给家人的信是战士上战场留给家人的第一封,竟也是最后一封。“我在前面开路,你们在后面掩护我,要牺牲就牺牲我一个人。”铿锵的话语,带着历史的印记,穿透了岁月、历经了风雨之后,来到了我们面前。

“有些战友,连一张穿军装的照片都没留下来,就牺牲了。”而牺牲时,难过的未尝不是没有一个亲人在身旁,才十八、十九岁就长眠在南疆。那个战场,那个年代,依然是老兵们人生中不可磨灭的记忆。因为,那里有他们的青春,有他们的信念,有他们的战友,有他们的荣光。

硝烟散去,英雄退隐。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多少英雄老兵当年浴血奋战激情燃烧战斗岁月,将不会被历史遗忘。

图片3

冯伯向团队成员展示1979年孟康战斗作战路线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副肩膀,能扛起什么?战争年代:扛枪、扛炸药包;和平年代:扛知识、扛教育。他和他的战友们,用肩膀扛出中国的尊严、扛起祖国的建设、扛起人民的幸福。对越自卫反击战后,部队广泛开展了学习文化知识活动,冯伯又分别担任了连、团、师、军的文化教员,面对掌握知识层次不齐的干部战士,冯伯在教学设计上花了不少功夫--创新改革教学方法、观念,自制教具,科学地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善于创新,真正地让学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来。

“如何让作战经验丰富但缺乏理论知识的士兵能听懂,学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不是盲目抢赶教学进度。”这也是冯伯在教学过程中所思考的问题。“文化程度高一点的,我要求他们上课认真听课;文化程度低一点的,理论知识欠缺的,我下来单独跟他们辅导;中间这一层,我尽量把书本上的知识要点、公式等用通俗的语言跟他们交流。”冯伯这一教学方式得到了部队组织和学员的肯定,”将书面上的语言变成学生能听懂的语言来教学,理论和实践要并重并行。”

“学高为人师,德高为人范”。除了教学设计的创新,冯伯加大自身知识储备,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加强自己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夯实理论功底。凭着出色的教学,多次被部队评为优秀教员。

微信图片_20200728103926

冯伯被评为优秀文化教员

山河已无恙 吾辈当自强

嘉陵江,潮涨又潮落。这条奔流不息的美丽河流,在朝天门汇入长江。曾见证着祖国的历史,也见证了老兵的岁月。对于享受伟大革命成果的青年人,冯伯伯一再强调说:“一定要知道自己根在哪里,自己是中国人,有国才有家。”中华民族在灾难中崛起,一步步从弱小走向强盛,这离不开每一位为国家奋斗的战士。正如老兵冯伯说的那样,我们需要记住这段历史,才能更好的前行。“不管00后还是90后,学好文化知识,做好自己的事就是为国家做贡献。”当今一代的和平幸福生活,是牺牲了太多英烈换来的,年轻一代要牢记战争历史,吸取教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现在虽然是和平年代,但国际形势还是十分紧张。你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一定要忆苦思甜、居安思危,不要忘记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这是冯伯伯对后辈的寄语。

“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鬓雪飞来成废料,彩云长在有新天。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

图片5

队员们聆听老兵讲述军队教学趣事

退伍永不褪色

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在部队保家卫国,到地方为民造福。

7年的部队生活,岁月在他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虽然退伍30多年,但《退伍证》的光环一刻未离开冯伯伯,一双眼睛仍然炯炯有神,家国情怀始终挥之不去。壮丽的巴山渝水,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三千年来的故事,在七月的阳光下迸发出新的活力,站在时代的新起点,远眺云雾中的山,迂回的河谷。昔日战火硝烟的岁月已远去,历史的风却时而把它扬起,唤起了老兵的回忆,也将老人的红色之梦拂进了青年一代的心灵深处。

图片4

一张张老战友合照

作为重庆大学的学子,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重大校训始终铭记于心中。把爱国、忠诚、担当融入血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7

队员向冯伯赠送重庆大学的纪念品为此次采访表示感谢

文稿:唐嘉

图片:唐嘉、刘昱歆

实践团指导教师:于传洁

上一条: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星火乡传”实践团赴万州区龙沙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条:重庆大学“青木寻”实践队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关闭